作者:蔡忆辰 爱奇艺法律部法务经理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聚焦新技术环境下影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新情况及老问题的新形态。
从宏观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大盘流量稳步提升,增速可观。截止6月,全网月活用户规模已达12.67亿。用户粘性持续加深,体现在人均使用时长及次数双双提升;同时,用户使用场景进一步向数字娱乐化倾斜,泛娱乐与AIGC领域的增长尤为明显。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增长态势下,“降本增效”仍是互联网行业的主旋律。因此,企业普遍聚焦核心业务,集中资源巩固核心竞争力,并在技术开发与创新方面持续投入,着力提升AI技术对影视行业的赋能水平。
图1: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
就AI技术而言,年初DeepSeek的出现堪称瞩目,开启了大模型的新一轮技术革新。经过半年的发展,AI模型已从对话模型向推理模型、多样态模型演进,通用智能体亦崭露头角。除互联网大厂持续发力外,新入局企业亦不断涌现。QuestMobile数据显示,AI化升级已几乎覆盖全互联网行业,表现为AI应用插件的嵌入,而影视行业落地进度尤为突出。以爱奇艺为例,用户在观影过程中,即可通过AI个人智能助手实现精准搜片、智能荐片,更能与剧中角色互动、畅聊剧情。这不仅使得传统观看体验更趋多元化,更充分彰显了AI技术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
图2:行业app AI化升级落地进度
关于AI技术在影视内容全链条制作中的应用,爱奇艺也保持行业领先,从策划到内容产出均有AI深度赋能。比如,爱奇艺的虚拟制作系统,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目前已迈入量产期,并致力于推广普及虚拟制作技术,助力更多内容团队实现提质增效。
从视频行业发展角度看,当前在线视频格局虽趋于稳定,但竞争愈发激烈。长视频平台及综合平台加速短剧布局,通过“长短结合”重构内容护城河,打造差异化优势。短视频平台则从用户规模扩张转向高粘性用户留存,影视解说与短剧内容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各渠道短剧应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在上述背景下,长视频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此前提及的行业态势影响,也有传统问题在新技术环境下的升级与激化,例如技术加持下盗版问题对平台的冲击加剧,IP商品化等新业态的维权复杂性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搜索引擎(浏览器)盗版传播
当前浏览器侵权不再局限于单一模式。用户搜索影视作品时,浏览器通过关键词关联推荐盗版网站,且盗版网站呈现“高占比、优先呈现”的特点,并突出“免费资源”标识、高亮显著提示,正版链接被极度碾压。更有甚者,浏览器通过直接设置影视专区聚合提供盗版观看渠道,并进行编排分类,使得用户无需特别搜索,就可以直接观看盗版内容。另外,推荐算法技术被用于向用户主动推荐盗版内容。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盗版网站多为在国内未备案的境外非法网站,充斥违法信息,社会危害极大。除了在搜索结果中优先推送盗版网站,当用户访问后,浏览器又在盗版播放界面提供“流畅播”“极速播”等付费服务,诱导用户将盗版存储至网盘观看。此举实为假借技术中立之名行盗版之实,导致侵权内容快速广泛传播,对版权方造成显著冲击。
2.短视频侵权现状
在新技术加持下,短视频“跟播”侵权问题的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如爱奇艺《朝雪录》刚播完,某平台便用出现完整全集内容。在此基础上,侵权内容以拆条、合集形式呈现并默认连播,形成对原作品的实质性替代,部分播放页面还会设置广告和活动。除“跟播”外,解说、reaction等形式的侵权内容也展现出新特点,其上线速度同样能紧跟正版播出节奏。这源于一站式AI解说应用的大量涌现,此类应用利用 AI 大模型,提供一键视频解说与剪辑功能,可快速实现自动切片、剪辑、智能解说及高度定制化效果。上述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权利方维权成本与难度,侵权内容下线速度往往严重滞后于其上传速度。
3.AI类新型维权挑战
AI智能搜索平台引发了新型维权维权挑战。例如,当用户在问答式AI应用中搜索“某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时,平台搜索结果可能经过编辑、整理,聚合提供盗版作品的观看链接。
AI换脸虽非新技术,但随着门槛的降低,普通用户已能通过应用更便捷制作换脸视频。此类行为除了侵害自然人人身权外,若未经视听作品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作品片段制作并传播换脸视频,还可能涉嫌侵害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等权益。在爱奇艺诉某公司著作权纠纷中,某用户在某作品热播期间内,将女主角色人脸替换为其他艺人制作换脸视频并上传至某平台。法院认为该行为构成对权利人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同时,平台应知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构成帮助侵权。
此外,近期快速发展的AI智能体若未经授权使用影视角色等相关元素,在从训练到输出的不同阶段均可面临著作权风险。实践中,不同智能体对相关元素的呈现差异较大,需要进行个案判断。除了著作权角度外,权利人亦可考虑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混淆行为的规定,结合元素使用及造成用户混淆可能性,主张相关权利。
4.影视IP衍生品保护实践
当前,影视IP商品化愈发盛行,授权开发形式多样,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蹭热度”“打擦边球”的侵权问题。实践中,侵权形式除擅自使用影视截图等,更多表现为对影视剧核心元素的擅自使用。以爱奇艺诉某茶饮公司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为例:在《苍兰诀》官方联名茶饮上市期间,该茶饮品牌未经授权,同步推出同类盗版产品,不仅大量使用影视剧核心元素,还将片尾截图制成海报。最终,法院全面支持了爱奇艺关于著作权及反不正当竞争的主张。这也凸显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影视衍生权益方面的适用价值。
最后,作为该行业一员,我们希望通过行业各界的努力,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共同推动平台生态的健康正向发展。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财经立场,平台并不承诺对内容负责,如有相关疑问,请联系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