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构建智能未来:人工智能与数据立法的挑战与应对”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主办的“第六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的重要平行论坛之一。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数据立法等我国科技立法领域的前沿问题,分为三个专题研讨部分,包括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交流与研讨。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孙永俭,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顾问、天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高绍林出席会议,战略咨询院研究员肖尤丹,副研究员吕磊主持会议。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孙永俭在致辞中指出,自国务院2017年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效果显著。2025年 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的行动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我国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希望借助战略咨询院平台,深入探讨从宏观层面人工智能治理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伦理规范,到具体层面如何完善适配AI发展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提出中国方案。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顾问、天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高绍林在致辞中指出,我国今年的立法计划将原来的人工智能法转为研究有关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立法,说明人工智能治理相关问题错综复杂,世界各国对于该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当前学者应当思考,在人工智能发展逐渐颠覆传统社会生活的运行规律之际,如何跳脱出传统法律框架去研究新兴制度的立足点、逻辑起点,如何创新法学理论、法律制度,以便构建适应智能社会需要的法律框架。
在专题研讨一部分,战略咨询院副研究员吕磊担任主持,与会专家围绕“大国博弈下人工智能立法的战略导向与规则构建”开展研讨。在主题报告环节,首都师范大学科技法中心主任、教授李昕以《AI立法的双重逻辑:在风险治理与发展促进之间》为题进行了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与信息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徐玖玖以《中国人工智能立法路径与工具选择》为题进行了报告;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明英以《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的著作权合法性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在与谈环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数据法学研究院院长、教授苏宇,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执行主任、教授郝作成,在华国际出版商联盟常任首席协调官赵国一、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讲师李铭轩、北京大学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辜凌云,就AI立法的规则构建发表了观点并进行点评。
在专题研讨二部分,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朝担任主持,与会专家围绕“数据要素化的法律困境与制度破局”开展研讨。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创新与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陶乾以《数据私法的体系构造》为题进行了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欣以《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核心法律问题与立法建议》为题进行了报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员张君蔓以《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法律制度》为题进行了报告。在与谈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研究员管育鹰,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俣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王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郭江兰,就当前数据应用与治理中的法律问题发表了观点并进行点评。
在专题研讨三部分,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刘影、战略咨询院副研究员吕磊共同担任主持,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应对与挑战”开展研讨。在主题报告环节,大麦娱乐集团法务总监杨宸以《文娱领域 AI 应用的法律边界探讨》为题进行了报告;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副总经理何远琼以《人工智能与立法的科技面向及实践》为题进行了报告;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科技咨询经理官中奇以《人工智能与数据秩序优化》为题进行了报告。在与谈环节,抖音集团数字营销法务负责人田申、上海市荣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郝梅、中国知识产权报副主编陈景秋、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朱冬、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尹锋林,就AI时代的法律应对与挑战发表了观点并进行点评。
当前,前沿科技创新与法律规范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实力竞争的重大问题。与会专家均表示,以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为契机,开展国际科技立法前沿领域的系列研讨。充分发挥战略咨询院的科技智库功能,搭建科技立法专家与政策咨询专家的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或专题研讨,为推动和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与数据应用治理规范的完善提供智力支持,也为应对前沿技术创新带来的立法挑战提供研究方向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