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科技·知产财经》从安翰科技官网发布的《关于安翰科技专利诉讼案件的胜诉声明》获悉,2019年,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安翰科技产品侵犯其8项专利权为由,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5000万元。截至目前,重庆金山提起的八件专利侵权诉讼中,有六件因涉案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而撤诉,另外两件(2019)渝01民初394号、402号案件日前已审理完结。
安翰科技现已收到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8月14日作出的民事判决,认定安翰科技的产品均未落入涉案两项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重庆金山主张安翰科技侵害涉案专利权,证据不足,缺乏事实依据,不予支持,依法驳回重庆金山上述两起案件的全部诉讼请求。
另外,402号案件的涉案专利亦于2020年8月19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394号案件的涉案专利无效正在审理中。
此前,据金山医疗器械公司和金山科技公司提供给澎湃新闻的起诉书和受理案件通知书显示,金山医疗器械公司所诉被侵权专利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工作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621444940.0)、“无线胶囊内窥镜”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820275046.8)、“胶囊内窥镜”的发明专利(专利号201611192694.9)、“一种消化道诊断仪及其胶囊内窥镜图像数据处理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720947925.6)。
金山科技公司所涉及的被侵权专利包括:“一种具运动定位功能的胶囊内镜系统及其胶囊内镜”的发明专利(专利号201410142372.8)、“一种具运动定位功能的胶囊内镜系统及其胶囊内镜”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420171032.3)、 “胶囊内镜外壳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320386725.X)、“胶囊内镜”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220196431.6)。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金山科技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26日,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医疗器械Ⅲ类(按许可证核定事项及期限从事经营)、一(I)类、二(Ⅱ)类医疗器械零售等。金山医疗器械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15日,经营范围涉及医疗器械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不含医疗器械的生产和经营)等。两家公司系同一法定代表人。
作为2019年3月22日首批9家获得受理的科创板申报企业之一,安翰科技的审核之路走得并不顺畅。2019年7月31日,安翰科技曾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而被上交所中止审核。2019年9月11日,上交所宣布恢复安翰科技科创板IPO项目公司发行上市审核。但在一个半月后再度中止。
2019年11月25日晚间,宣告终止科创板上市申请的安翰科技在官网上回应,根据《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主动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说明》,安翰科技之所以撤回申请,主要是因为公司涉及的诉讼事项,受制于科创板审核时限,公司预计无法在审核时限内彻底解决诉讼事项,待诉讼事项解决后,公司将再行筹划上市事宜。
在披露了科创板申请材料之后,安翰科技就受到了不少质疑,此前有报道称,安翰科技涉嫌欺诈发行,存在与体检机构美年健康的关联交易,并通过虚报胶囊胃镜的使用量虚增销量。
解决了诉讼事项的安翰科技能否顺利登录科创板仍未可知,《科技·知产财经》将持续关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