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账号对某种商品的网购频次增加,商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但在同一时间,购买频次少的消费者看到的商品价格却更低。近来,不少消费者在网络社区团购中都遇到了这种现象。
这一现象就是大数据杀熟,即经营者利用数据优势对消费者实施差别待遇的行为。
在重庆,大数据杀熟等网络社区团购中的侵权行为即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
7月1日,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全国首个网络社区团购合规指南《重庆市网络网络社区团购合规经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重庆日报记者获悉,《指南》对网络社区团购从准入、经营到退出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包含建立赔偿先付制度、禁止大数据杀熟,以及对自提点贮存条件的规定等亮点内容,将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
网络社区团购,是指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商品信息,将订单汇总发送给供货商或销售商,由供货商或销售商将商品配送至指定地点,经营者验收后进行分拣组合并送至自提点由消费者提取商品的活动。在重庆,开展网络网络社区团购的企业包括橙心优选、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兴盛优选、永辉社区GO、十荟团、谊品到家、微荞优选8家。
网络社区团购与民生密切相关,经营中的乱象不仅会干扰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营,也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2021年以来,重庆市12315热线和平台共登记处理涉及社区团购相关投诉举报207件,其中投诉169件,举报38件。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络网络社区团购在重庆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平台主体责任不明确、商品基本信息不全、发布误导消费者信息、自提点不具备商品贮存条件等问题,亟需进行规范以制止无序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记者看到,《指南》共六章三十五条,明确了制定指南的目的和依据、适用范围、网络社区团购经营活动的基本原则,平台经营者开展网络网络社区团购经营活动的方式、准入、信息报送规则,以及网络网络社区团购经营者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信息公示、促销活动等方面的要求。还包括了禁止滥用自主定价权、禁止垄断行为、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禁止欺诈消费者行为、禁止大数据杀熟等内容,并专门针对经营票据的提供、退换货规定、消费者投诉处理、消费者信息保密等消费者权益保护内容作出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上述内容回应了许多消费者关切的问题。
例如,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指南》第二十三条明确:平台经营者和自建网站经营者应当在结算界面设置申请开具发票的选项,以确保消费者索要购物凭证的权利。第二十四条明确:平台经营者和自建网站经营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及网站内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途径,并不得隐藏或删除消费者的评价。第二十八条明确:鼓励、引导平台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赔偿先付制度,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无法获得赔偿时,由平台经营者向消费者进行先行赔付,平台经营者可依法向合作的销售商、自提点进行追偿。
关于自提点的规范问题,《指南》第九条明确:申请作为自提点的自然人和经营者,应当具备商品贮存条件,对温度、湿度有特殊要求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应当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并满足食品安全要求。
关于商品信息展示的问题,《指南》第十四条明确:网络社区团购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包括商品标签标识内容在内的商品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关于明确主体责任的问题,《指南》要求以非自营方式开展网络社区团购的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使消费者明白商品实际销售者身份,若消费者在平台购买商品时无法辨别实际销售者的,应当由平台经营者承担商品销售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