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财经》 > 第01期 > 目录 > 正文

封面策划|【原创】孔祥俊:知识产权法官流失的感性观察与思考

来源于 知产财经 2020年第01期 出版日期 2020年4月20日

当前主动“跳槽”的法官大多是年富力强和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法官,他们对于平台的依赖性相对较弱,有更强的“跳槽”能力、“跳槽”机会和“跳槽”冲动。

  文|孔祥俊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前言:对于法官流失的忧虑来自多个方面。法官是一个执掌"生杀予夺大权"的职业群体,法官队伍的高素质和稳定性被寄予厚望。当前主动"跳槽"的法官大多是年富力强和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法官,他们对于平台的依赖性相对较弱,有更强的"跳槽"能力、"跳槽"机会和"跳槽"冲动。优秀法官的流失必然放大对法官流失的担忧。对法官流失的社会担忧,首先是担心法官流失严重会损害审判业务的整体水平,影响司法的稳定性,影响审判质量。当然,也可能担心司法环境变坏。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的提升,知识产权司法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司法能力和水平受到更多关注。通常而言,知识产权保护越重要,对于知识产权法官的职业吸引力和凝聚力也就越强。但吊诡的是,近年来知识产权法官尤其是一些优秀法官"跳槽"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法院甚至以不准离职的行政措施,阻止法官的离职。知识产权法官"跳槽"增多既与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有正向关联,又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增加,知识产权法官的跳槽诱惑和身价随之增强,而优秀法官的"跳槽"又更容易对司法产生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总体上说,知识产权法官流失都有其阶段性特征,更多是发展阶段的产物。鉴于此,本文只是对于知识产权法官流失进行一些直观观察和经验思考,并不做理论上的考证、援引和探讨。

  一、 法官流失的多重原因

  法官"跳槽"部分与法官薪酬待遇偏低有关,但经济待遇还不是原因的全部,因而对法官"跳槽"问题不能简单用理性经济原理分析,经济分析只是法官"跳槽"现象分析的一个侧面。法官"跳槽"的原因多种多样,即便结果是跳到经济收入较高的行业,其跳槽的第一直接原因或许不是经济收入问题,但又难以找到尽如人意的去向,跳到经济收入较高的行业或许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比如,特定司法环境氛围的不尽人意,使得一些法官不能忍受而决定跳槽,跳到收入较高又相对自由自主的岗位,或许就成为"跳槽"法官单纯追求更喜好工作环境的次优选择。

  就我个人的直感而言,法官"跳槽"大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职业结构和职业秩序尚不稳定。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和职业秩序是由西方国家率先建立,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部分。经过几百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现代职业结构和职业秩序。比如,美国联邦法官大多来自律师,部分来自教职和具有深厚法律职业背景的行政官员,大多数是在职业生涯的后期成为法官,至少就联邦法官而言,其职业稳定性超强。美国州法官的情况则比较复杂,当今州法官的稳定性虽然受法官选举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法律职业素养等方面还是有较高的要求。欧陆国家的职业法官与其他公务员和其他职业一样,都属于稳定的职业序列,跨序列人员流动较少,法官和其他公务员等更多是在序列内逐级升迁,法官稳定性则是其职业结构和职业秩序稳定性的一个侧面。我国则处于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塑造期,司法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设计上还处于转型和不稳定期,还没有最终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职业结构和职业秩序,法官较多流动是发展时期的必然产物,在制度架构和职业秩序稳定成熟之前,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职业内部流动无序和人才流失较多的现象。

  (二)法官职业地位不高和职业荣誉感不强。职业荣誉和地位是重要的职业激励和追求。在美国,法官尤其是联邦法官被认为是法律人职业生涯的顶点,虽然法官有优渥的待遇,但待遇未必是成为法官的主要激励和追求,职业尊荣和地位之类的精神追求或许是最大的职业激励。仅就收入等经济状况而言,法官不是明显优越的,但美国联邦法官罕有辞职跳槽的。而且,法官经常是放弃成功律师的高收入之后入职的,在收入上是由高而低。在美国,法官职业的吸引力,显然与法律人的梦想、追求和职业激励有关,不是经济人理论所能解释的。我国法官的职业地位不高,职业荣誉感不强,部分法官怀揣梦想成为法官之后,很可能感到理想丰满而现实骨感,可能感到味同嚼蜡,职业忠诚感不足,跳槽等职业流动就相对较强。

  (三)工作环境氛围不一定有太大的吸引力。西方发达国家法官的独立性很强,法官独立司法,法官之间的依赖性相对较弱,工作环境相对宽松,职业压迫感和职业焦虑感整体上不强,更利于法官全身心投入裁判之中。我国法官的司法独立性相对较弱,法官所处的人际环境相对复杂,司法独立性与制度文化环境的复杂性有较大冲突,司法职业与人情社会的冲突易于形成法官的心理冲突和社会疏离感。司法资源配置还不尽合理,司法层级的裁判分工体系还不完善,案多人少等现象在一些法院比较突出,法官的工作压力较大,易于产生焦虑感。工作环境氛围的这些问题,使得部分法官更易于产生摆脱压力和从事更自由宽松职业等的冲动。

  (四)法官待遇问题。法官待遇是复杂的问题,不能脱离国情和实际。就我国国情和整体的职业薪酬而言,法官待遇不断提高,虽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但法官薪酬待遇已相对较高,相对于其他公务人员甚至已更高一些。故大多数地区和大部分的法官虽时有抱怨,但法官队伍总体比较稳定。只是在发达地区,机会和选择相对较多,收入比差别较大,更易于找到薪酬待遇明显很高的岗位,所以法官跳槽比较便利和有吸引力。

  显然,法官"跳槽"流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各种原因又是交互作用的。从上述分析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法官流失有其现实性和必然性,同时

本文共计2365字 ,订阅后享全网免费阅读

单篇订阅   年度会员订阅

支付金额:¥9.99

立即支付
孔祥俊
分享到新浪微博

上一篇:【原创】龙小宁:司法人才流失的经济分析

下一篇:【原创】爆红”的在线教育,法律准备好了吗?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