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财经》> 会议信息 > 会议报道 >正文

直播回顾| 商标注册应该尊重作品名称在先权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解读相关考量因素

来源于 知产北京 日期 2020年06月20日

2020年6月19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作品名称在先权益保护相关案件审理情况发布会,通报2019年以来该院审理涉及作品名称在先权益保护的案件情况、特点及考量因素,并发布典型案例。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会议由党组成员、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宋鱼水,审判第二庭庭长张晓津及法官马兴芳、张宁发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杨静主持。

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影视剧、动画、游戏等作品可以通过开发推广衍生品等商业模式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若被他人抢注商标,不仅会给权利人带来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因此,保护作品名称的在先权益对于优化营商环境,规制恶意注册行为,规范商标注册使用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介绍审理情况

宋鱼水

宋鱼水介绍北知法院作品名称在先权益保护案件的审理概况、特点、考量

  涉及作品名称及作品中的角色名称在先权益保护的法律基础是商标法第三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两处条文明确“在先权利”包括姓名权、著作权等合法权利,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品名称、角色名称等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作为在先权益予以保护。

案件情况

  2019年以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商标行政案件20172件,审结20392件。其中,涉及作品名称及作品中的角色名称在先权益保护的案件共审结67件,占同期审结商标行政案件的约0.3%。涉及的作品名称包括“铁臂阿童木”、“冰雪奇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英雄联盟”等。

案件特点

  “虽然涉及作品名称在先权益保护的案件数量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全部商标行政案件中占比不高,但是相关案件因其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常常受到广泛关注。”宋鱼水表示,作品名称在先权益保护案件具有四大特点:作品知名度高、受众较广;作品名称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 所涉作品中外国权利人较多;作品名称的保护范围贴近日常生活,保护范围往往并不限于作品所属领域等。

案件特点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醒,判断是否应对作品名称在先权益予以保护,应该考虑以下四种因素: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作品名称在诉争商标申请注册前具有一定知名度,诉争商标标志与作品名称相同或近似,诉争商标的注册申请人主观上存在恶意以及诉争商标指定使用的商品属于在先作品名称知名度所及的范围,易导致相关公众误认为其经过在先作品所有人的许可或与其存在特定联系。

  发布典型案例

  会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二庭庭长张晓津及法官张宁、马兴芳介绍了“王者荣耀”、“铁臂阿童木”、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小羊肖恩”四起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件的情况,详细解读了司法实践中对相关考量因素的适用。

  案例一,“王者荣耀”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

  案例二,“铁臂阿童木”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

  案例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

  案例四,“小羊肖恩”商标权无效宣告请求行政纠纷案

  点击查看以上案例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做好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的审理工作,加强对作品名称等在先权益的保护,规制恶意注册行为,规范商标注册使用秩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宋鱼水说。


本文共计2389字 ,订阅后享全网免费阅读

登录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

单篇订阅   年度会员订阅

支付金额:

立即支付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朋友圈

上一篇:基于经验座谈与行业调研的提升知识产权诉源治理工作质量的建议

下一篇:WIPO召开视频会议:申长雨出席会议并介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方案

其他文章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